过去的老天津卫街头,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小贩手挎竹篮,或肩扛草把子,上面堆满或插满一串串火红娇艳、晶莹透亮的糖墩儿,吆喝着沿街兜售。可您知道这糖墩儿的来历吗?据说,它的起源与南宋的宋光宗有关。
宋光宗,名赵停,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有一次,赵停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她面黄肌瘦,茶饭不思。御医用了许多贵重的药品,都没起到什么效果。赵停见爱妃日益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会见好。”黄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就把红果串起来,蘸上冰糖卖,这就是天津人说的糖墩儿。
天津卫卖糖墩儿出名的有不少,咱们就列举几家。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天津劝业场附近的文利食品,卖一种小糖墩儿。小纸盒长不过尺,里面盛放十数枝花色不同的小糖墩儿,每枝约两个红果的长度,花色与当时天津市上卖的大糖墩儿一样,有生红果、山药、海棠、橘瓣、山药豆、荸荠等,最具特色的是熟红果的和红果夹馅的。熟红果是将山里红煮熟,去籽、去蒂、压扁、蘸上冰糖,软而不酸,特别好吃。小糖墩儿不仅小孩子吃很方便,可以连吃带玩,装盒作礼品也体面又实惠。
也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西马路上有一名李姓老者,六十多岁,因为卖糖墩儿有名,人们便称他糖墩儿李。这个糖墩儿李,每逢到了卖糖墩儿的季节,总会有新鲜花样上市。例如大受欢迎的“虎头”,是用一个整苹果,上面雕出花纹和五官,再分别填充京糕、果丹皮、山药泥、桂圆肉等。再比如“罗汉”,是一个橘子上面加一个熟芋头,雕功胜似虎头。还有“一枝儿两样”,红果、橘子瓣、山药、荸荠,甚至去核的熟枣,任何两样都可间隔组成,一经上市大受欢迎,尤其是小孩子们。
那时,天气多风,刮起来糖墩儿上会沾满尘灰,让人望而生畏。糖墩儿李有感于油漆匠的启发,创造了双糖蘸法。什么叫双糖蘸法?你看啊,这油漆一次刷得太厚,就不易干,对吧?但你要是多层薄刷,油漆干得快,还不起皱。就这个办法,他用在了蘸糖葫芦上,分两次薄蘸,干得快,灰尘不易附上,此举人们大加赞赏。
再说说天津的丁大少,名叫丁伯钰,原来是北大关的税务官。1900年,八国联军废除了大清的衙门,断了他的官饷。好一个丁大少,他自食其力,卖起了糖墩儿,别的不说,您见过哪个做小买卖的人上了北洋画报?他丁大少就上了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十五日的北洋画报,文章就叫《津门奇人丁伯钰》。
丁伯钰自己亲手制做糖墩儿,做法上是真材实料,咱们分别道来。其一,常用进口的荷兰冰花糖,从北门外竹竿巷德和永杂货莊买来。其二,红果是从北门外估衣街玉顺和鲜货店买来的。其三,豆馅用红白小豆,再按一对一比例加红糖做成。丁伯钰的糖墩儿特点是,糖熬的火候好,不粘牙。如果在冬天,放在皮袄上,绝不粘下皮毛。就这样,丁大少生活了二十多年,人们都说他有骨气。
你看,天津人就是卖糖墩儿,也能卖出个样儿来,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