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力“双十万工程”,筑牢产业基础。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硬核”。目前渝北区约有60%的撂荒地,为解决农民种地效益低,农村缺少劳动力,农地无人耕种的难题,渝北区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国土绿化改造提升,突出沿高速、沿铁路、沿河流、沿水库、沿景区和在“9+5”已摘帽贫困村及区级扶贫重点村等重点区域,实施“双十万工程”(即:新建10万亩特色经果林和10万亩生态林),大力发展花椒、笋竹、伏季水果等特色高效产业,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新格局。项目实施采取股权化改革模式,农民(含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参与管理,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脱贫成效长期稳定可持续。
二是探索“三变”改革,激发内生动力。2018年优选古路镇乌牛村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全面完成清产核资,确认成员身份,组建了乌牛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按照“541”模式,农民占股50%、社会资本占股40%、集体经济占股10%,推行“土地租金+劳务收入+二次返利”机制,整合全村60%以上的土地,栽种仙桃李2500亩。2018年乌牛村仙桃李产量达1万公斤,销售额80万元,入股农户每亩分红800元,其中建卡贫困户8户、低保户5户、五保户1户、残疾人家庭3户。同时有60余名农户就近为乌牛农业股份合作社打工,其中建卡贫困户2人、四类重点对象5人,工资收入1000元至3000元每月。去年底,乌牛村与重庆乡村振兴报告团6名成员达成协议,未来三年计划投资8600万元打造乌牛村“四季有李”都市现代农业园项目,通过该项目对乌牛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升级。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构建完善“合股联营”机制,2019年在大盛镇青龙村、茨竹镇同仁村、大湾镇金凤村等11个村扩大“三变”改革范围,探索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贫困户稳定增收新机制。
三是创新“三社”融合,拓宽增收渠道。全区优选大盛镇青龙村、洛碛镇沙湾村等10个村按照“一社三部”模式开展“三社”融合试点(一社:农民互助股份合作社,三部: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和资金互助部)。生产合作部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组织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统一规划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如大盛镇青龙村517户以1800亩土地入股,土地通过宜机化整治后已种植晚熟柑橘4万余株,2022年进入产果期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640万元以上。利润按9:1比例分配(土地股份90%,村集体经济组织分10%)。供销合作部负责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废旧农地膜和包装物回收等,目前已与市农资集团、“供销e家”、“村村旺”、市农产品集团等达成合作意向。资金互助部负责将农户闲散资金组织起来用于解决其内部成员和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问题。农户将自有资金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一户一股,一股0.50万元。试点村所收取的互助合作股金在满足内部成员及发展需求后的剩余资金,通过农商行渝北支行向重庆临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区属国有公司提供委托贷款,利息作为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收入。目前试点村1728户群众资金入股863.7元,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210万元,共计1073.7万元。区财政根据首次配股总额进行1:1资金配套补助1073.7万元给试点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产生的收益由资金入股户享受。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