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村,一派田园风光,迎头正好撞上村民袁金春。“电视机的遥控板没有送来?我找遍了,没找到。”7月初,袁金春的农家乐试营业。“我们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餐饮和住宿,大伙晚上要看电视可怎么办呢?”
“村里领导给我做了很多工作,我也去参加了培训,但第一次做农家乐,还是有点紧张,怕客人们不满意。”朴实的袁金春,总想把最好的服务给游客。“人家大老远来,你不搞好,心里不安逸的嘛。”
回忆起接待的第一批游客,袁金春兴奋得跺脚,“开业没两天,十几个游客来了,要吃午饭。”正在家门口摘豆角的袁金春懵了,一旁的村委会主任刘学明笑道:“老袁,愣啥?还不赶紧接待第一批游客。”
袁金春这才把两手往围裙上一抹,招呼着客人们入座。上茶水,下厨房,一桌好饭,简简单单,农家味十足,客人临走前,竖着大拇指,赞不绝口。“袁大姐弄的饭好吃,咱们农家乐叫啥名字?我们下次还来。”
袁金春搓着衣角,“还没名字呢,才开业。”游客们纷纷开始为袁金春的农家乐想名字,“后有青山,前有绿水,被一大片树林环绕,叫青林院怎么样?”
“那就叫青林院。”袁金春越想越觉得这个名字妙,“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的青林院能接待50多人用餐,提供了近20张床位。”
农家乐开业,为袁金春增加了一笔收入,致富有了新路子,她是茶山村村民脱贫致富的缩影。
“茶山村人多地少现象突出,人均耕地不足0.7亩,单纯依靠种地实现脱贫致富十分困难。”刘学明介绍道,基于此,由村集体牵头,按照“确权不确界”原则,将1社400亩土地整体流转,统一规划建设道路、沟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引进市场主体统筹产业业态布局,到目前共引进业主4家,流转土地1200余亩。为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为农旅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农旅融合,要有田园景。为此,茶山村深化“微田园”特色,打造康养民宿度假区,新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服务区、观景平台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全面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村污水、垃圾实现集中排放和处理;推进“1+10+40”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建设,即建设1个民宿接待中心、10户“森林人家”示范户、40户星级农家乐,着力打造“红池坝上·云中之家”乡村旅游品牌。
“我们还将实施果药、果蔬、茶药融合发展,建设400亩生态效益农业园(青脆李套种辣椒),370亩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430亩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刘学明表示,茶山村将唱响,“春品茶赏花,夏避暑摘果,秋收药采蜜,冬民俗戏雪”的四季农旅融合歌。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